找到相关内容115篇,用时11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以学术为核心论现代佛教发展的途径

    译经弘法的事业,由于这些高侩大德的心血灌溉与辛勤耕耘,使佛教的经论三藏内容日益丰富,而学术基础也日益深厚,且使佛教得到迅速而普遍的发展,一时宗派林立,人才辈出,丛林僧寺,尽占天下名山,佛教事业不仅...佛教发展的历史过程,佛教经论的理论基础,佛教各宗派的特殊精神,佛教丛林的经济制度,佛教高侩的修道成就等等,都可成为学者探讨的课题。  一种宗教能切入学术层面,禁得起客观、严谨的学术研究如分析、归纳、演绎...

    王熙元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544067042.html
  • 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

    依法不依人”。然藏经浩瀚,法门多途,佛教史上亦向来宗派林立,贯彻“四依四不依”,无疑必须首先抉择清楚何者为释尊遗教之纯正佛法,并以之立基,方能对佛教史上林林总总的学说作进一步的判断而安立“正信”。 ...,已出现了一方面要运用理性思辩去探寻宇宙人生之终极真理,另一方面则需要维护释尊言教的自明性与先验性。二者相辅相成与矛盾统一的长期共存亦构成佛教理论的不断自我演变发展乃至宗派分支的内在原因。在某种意义上...

    姚彬彬

    |理性与正信——略论内学院一系佛学的修学观|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190273761.html
  • 佛教与儒家

    中国后,其面貌已有别于原始佛教。佛教在中国,与中国文化交融,至隋唐时代大放异彩,宗派林立。其中,禅宗独具一格,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到了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即世间求解脱”,还回人间佛教的本来面目。...佛经的格义佛教,吸引许多士大夫学佛,以佛儒融和来接受佛教。   隋唐时期,三教融和的结果,终于使佛教开花结果,自成宗派,达于鼎盛。此时三教仍然不断交融,佛教提出忠君尊王之说,宣传佛教对孝道的尊崇,且...

    佚名

    |儒家|

    http://www.fjdh.cn/article/2005/11/2034492013.html
  • 永明延寿的万善同归论

      中国佛学院-道坚   纵观中国佛教的发展史,汉代自印土传入,经魏晋南北朝而隋唐时代,终于进入兴盛期,成为中国主流文化之一。唐末五代时,佛教宗派林立,而禅宗以“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文字禅等偏邪之见。   五代吴越国永明延寿禅师深入各大宗派修学,深究法相、华严、天台等,被尊为净土宗第六祖,法眼宗巨匠,集宗派佛教于一身,提出佛教各宗融合而以净士为指归理念,重视念佛、礼佛、供养、...

    道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00941515.html
  • 圣凯法师:学术与弘法 —— 从佛教界看佛学研究的立场与态度

    的成分。即使有错误、粗劣的地方,也是我们参照、改进的力量。无论是中国的春秋战国,还是佛教的分头发展,百家争鸣都会造就了辉煌与繁荣,如隋、唐、宋的佛教,宗派林立,高僧辈出,纷争不断,如天台宗的&...树立超地区、超宗派的崇高信仰──“惟佛法的真实是求,惟现代的适应(不违佛法而适应时代,不是随俗浮沉)是尚”(印顺法师语)。对于传统、固有的思想、制度、礼俗等,应作善意的探讨,而不...

    圣凯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73945090.html
  • 佛教与儒家

    文化交融,至隋唐时代大放异彩,宗派林立。其中,禅宗独具一格,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到了六祖惠能大师,提倡“即世间求解脱”,还回人间佛教的本来面目。 《六祖坛经》云∶“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佛教,吸引许多士大夫学佛,以佛儒融和来接受佛教。 隋唐时期,三教融和的结果,终于使佛教开花结果,自成宗派,达于鼎盛。此时三教仍然不断交融,佛教提出忠君尊王之说,宣传佛教对孝道的尊崇,且尽量把佛儒的...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593547828.html
  • 儒家思想与佛教思想的比较

    佛陀入灭后,印度佛教逐渐分化,经过部派、中观、瑜伽等演进过程,传入中国后,其面貌已有别于原始佛教。佛教在中国,与中国文化交融,至隋唐时代大放异彩,宗派林立。其中,禅宗独具一格,主张“不立文字,见性成佛...宗派,达于鼎盛。此时三教仍然不断交融,佛教提出忠君尊王之说,宣传佛教对孝道的尊崇,且尽量把佛儒的道德观相比附,又以佛教的戒律类比儒家的德目。另一方面,道教也不断与佛儒共融,渐渐形成三教同源论。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021948210.html
  • 大明建寺与鉴真弘律诸事考论

    基1680周年。 鉴真在律宗传承中的位置 唐代佛教地位虽不及道教,但佛学大盛,宗派林立,百家争鸣。各宗派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往往溯源追根,直至佛祖。如禅宗以释迦牟尼大弟子摩诃迦叶为初祖,直到...从而自卑于法系不明,出身不崇。他们迫切需要得道高僧传道受戒。但各宗派(如三论、法相、华严诸宗)多为日本人入隋或入唐取法而归,或高丽转传,及个别印度人赴日传法,而其本身在国内地位并不显著。律宗也已有传,...

    黄 俶 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1051144.html
  • 隋唐的佛教及其他宗教

    复分为沩仰、临济二派,青原又分为曹洞、云门、法眼、三派。”  有唐一代,自诗文书画而外,其宗派林立超轶前世者,殆无过于宗教哲学矣。  唐之佛教寺庙,掌于礼部。据《唐六典》,开元中,天下寺总...奘乃召诸黄巾,述其玄奥,令叠词旨,方为翻述。  自晋至唐,中土之讲佛学者,各有宗派,近人综为十宗。诸宗有至唐而已微者,有至唐而始盛者。三论、成实,则至唐而已微者。  《十宗略说》(杨文会):“《成实论》译...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74351735.html
  • 居士不如法言行面面观(《自我警示录》)

    也染了这种病,目空一切,认为这世上唯有自己的师父是明了者,比佛陀都高明。  佛法流传之初并不分宗派宗派林立已是正法衰微之相。另外,各宗派之始祖住世弘法时,并未存“另立山头”之心,更不会自称“我是某派初祖”,祖师及宗派的名号皆是后代弟子、信众追加的。他们在弘化时,为引发弟子信心,固然会赞叹自己传承之殊胜,但绝不会贬低诽谤他人,更不可能批评自己的传承祖师。自赞毁他必然导致自己见地不通彻,及弟子修行...

    大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8020654361.html